English

夫妻驰骋美加十万里

1999-04-0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周黎明 我有话说

当保继刚、戴凡夫妇驱车离开我在纽约的家、踏上美加十万里“洋长征”时,我预计将得到的回音是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紧急求救的声音:“我们的车在大峡谷抛锚了,快派人来修理!”毕竟,留美学生开的车都远不如国内部长、局长的专车。没想到这次跨越北美大行动产生的是一本清新隽美、图文并茂的游记。说完全没想到也不准确,因为每次出差访美,偶尔打开《侨报》副刊,总会读到戴凡的散文,只是这次才有机会读个痛快。

保继刚是国内年轻有为的地理学家,观察异乡他国的城市规划、建筑特色等乃是他的分内工作;戴凡的中西方文学功底很深,她的观察带有更多的人文色彩。其实戴凡在美国学的也是地理,颇有成就,但她在文章中深藏不露,可能是避免跟老公唱对台戏。他们专业背景的异同决定了书中既有客观、冷静的观察,又有文采飞扬的描述及个人感受的抒发。

这本文集并不局限于本次旅行的所见所闻,也包括他们平日在美国生活的点点滴滴。访美奇遇记的书在国内少说有一箩筐,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大多非常戏剧化。什么穷小子一夜变成百万富翁啦,什么女儿吸毒卖淫啦,这样的故事有多少人经历过可真是难说。大部分留学生的遭遇更像戴凡书中的描述:碰上一个好房东的幸运,对异国他乡山川风光的新奇感,学校生活的平淡无奇及不时出现的小惊喜。

《美加十万里行》字里行间透露出女性的敏锐,但全无矫揉造作的痕迹。戴凡的行文如同她的为人,自然而又有情趣,像千岛湖的湖水,清澈且跨越国界。她介绍某地风情的文章一点不像是当地旅游部分的特约专稿,但感染力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比如鄙人曾在西雅图和温哥华一带尝试过一脚踩美国、一脚踩加拿大,但看完此书中关于千岛湖的文章,顿觉自己没过足瘾头。好在书中有大量精美的照片,至少可以用来望梅止渴。

戴凡写景生动,写人更生动,因为她非常感性率真。在她书里提到的人中,我个人最受感动的是她妈妈——黄迪仁老师。黄老师是那种在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,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的领导干部。在我印象中,她思想很正统,但她的正统全用在自己身上,对别人却很宽容。黄老师对女儿女婿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,在她病重时我曾去医院看望过她,她向同病房的室友说起女儿的专栏,她那过早苍老的脸颊上泛起难得的心满意足。

我希望关于黄老师的内容更翔实、更具体、更多她的原话。即便你不认识黄老师,你也会被她们那一代人的自我牺牲精神震颤。

至于这本书有什么缺憾,那就是似乎少了一点“绝对隐私”之类的描述。在我心目中,地理学家好像应该有点年纪,五六十岁,手拿相机在桥头转来转去,摘一束野花送给当地的村姑,名字嘛,应该姓金名凯什么的。说来也巧,戴凡长得有点像斯特里普、保继刚又拍了不少美不胜收的花草照片,其中有什么寓意,只能等着看她的下一本文集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